上一张 下一张

行业知识

    浅谈通过运输合理化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文章来源:日安物流 发布日期:2014-03-11

    摘 要:文中从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初步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运输现象,从而提出如何有效的组织物流运输,正确选择物流运输方式,缩短物流运输时间,节省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真正实现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目的。

      关键词:运输成本;物流成本;运输合理化
     
      1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含义
      物流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优化运输路线,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运输活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常被称为“合理运输五要素”。
      ①运输距离。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比例关系,运输距离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因素。
      因此,物流公司在组织商品运输时,首先要考虑运输距离,尽可能实现运输路径优化。
      ②运输环节。因为运输业务活动,需要进行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多一道环节,就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
      因此,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工具的运输环节,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
      ③运输时间。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短有利于运输工具加速周转,充分发挥运力作用,有利于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提高。
      ④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商品特点,分别利用铁路,水运,汽运等不同的运输工具,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合理使用运力,以最大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
      ⑤运输费用。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是衡量物流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目的之一。
      上述因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有的还相互矛盾。运输时间短了,费用却不一定省,这就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最佳方案。
     
      3 我国物流运输企业中的不合理运输现象
      不合理运输是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违背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环节多,从而造成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不合理运输形式主要有:
      3.1 返程或启程空驶
      空车行驶可以说是不合理运输最严重的形式。我国企业汽车空驶率普遍较高。据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空驶率高达37%左右,按照这个比例,就意味着全国每年这种潜在浪费至少也在数百亿元。按照现代物流要求,合理的流程设计可使空驶率降低到5%以下。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企业过分依靠自备车辆送货或提货,这往往造成单程重车、单程空车的不合理运输。
      ②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造成双程空驶。
      ③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重车,单程空车周转。
      3.2 行驶路线安排不当
      ①对流运输:指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它分为明显对流和隐蔽对流。
      ②迂回运输:是指货物不经过最短线路绕道而行一种不合理运输。迂回运输有一定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处之。比如最短距离有交通堵塞、道路情况不好或对噪音、排气有特殊限制而不能使用时发生的迂回,不能称之为不合理运输。只有当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而发生的迂回,才属于不合理运输。
      ③重复运输:是指原本可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未达目的地就将货物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的运输。重复运输虽然没有延迟运输里程,但是增加了中间的装卸搬运环节,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④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售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不合理运输现象。其不合理程度要甚于对流运输,因为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
      ⑤过远运输:是指选择供货单位时,不就地就近获取某种商品或物资,而舍近求远从外地或远处运来同种商品或物资的运输。过远运输拉长了货物的运输距离,造成占有运力的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物资占有资金时间长,而且易出现货损,增加了费用支出。
      3.3 运力选择不当
      在选择运输工具时,未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势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弃水走陆:在现代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是最古老、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其重要特点就是利用了天然水道,进行大吨位、长距离的运输,运输成本低。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在同时可以利用水运和陆运时,不利用成本较低的水运或水陆联运,而采用成本较高的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使水运优势不能发挥。
      ②大型运输工具的过近运输:大型运输工具一般装卸时间长、难度大,装卸费用高而机动灵活性不足,运量大、运速快。但在过近距离运输中,发挥不了其优势。
      ③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在选择运输工具时,未根据承运货物的数量选择,造成过分超载,损坏车辆或货物不满载,浪费运力的现象。尤其“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较多,由于装货量少,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必然增加。
     
      4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运输合理化是一个系统分析过程,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运输的各个环节和总体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由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但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运输线路、运输工具、技术运营特点、经济性能和合理的使用范围。企业在物流过程中,一般要综合考虑运输需要的特性,比如被运输货物的种类、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等。而运费因素和运输时效因素是最重要的选择因素。
      ②合理选择运输路线。运输路线选择的目标就是运输路线的合理化。一般应尽量安排直达、快速运输,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否则可安排沿路和循环运输,以提高车辆的容积利用率和车辆的里程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省运输费用,节约运力的目的。
      ③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如配载运输就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并不支持超载。二是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提高实载率如进行配载运输,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④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际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一家一户的运输小生产,车辆自有,自我服务,不能形成规模,且一家一户运量需求有限,难于自我调剂,因而经常容易出现空驶、运力选择不当、不能满载等浪费现象,且配套的接、发货设施,装卸搬运设施也很难有效地运行,所以浪费颇大。实行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组织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规模效益,所以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是运输合理化的非常重要措施。
      ⑤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有不少产品,由于产品本身形态及特性问题,很难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如果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够有效解决合理运输问题,例如将造纸材在产地预先加工成干纸浆,然后压缩体积运输,就能解决造纸材运输不满载的问题。轻泡产品预先捆紧包装成规定尺寸,装车就容易提高装载量;水产品及肉类预先冷冻,就可提高车辆装载率并降低运输损耗。
      ⑥提高技术装载量。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它一方面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吨位,另一方面是充分使用车船装载容量。其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种:如,专用散装及罐车,解决了粉状、液体物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的问题;大型托挂车解决了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集装箱船比一般船能容纳更多的箱体,集装箱高速直达加快了运输速度等问题。
     
      5 结束语
      在当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应运用科学方法和完善体制来组织运输,提高运输合理化程度,降低运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使物流能够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